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(记者房泽洋 通讯员杜华 王品)华中屋脊神农架,拥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。凭借“中国天然物种基因库”的独特优势,神农架国家公园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高地。
构建科普矩阵 实现立体教学
创新教育模式 培育生态新人
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介绍,打破传统课堂限制,开展52 场“四进”科普活动,把课堂搬到林间。在武汉外国语学校,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培训让学生掌握野生动物调查方法;广州执信中学的“云课堂”里,千里之外的学子通过5G直播观察金丝猴的社群行为。通过“理论+实践+数字化”教学,覆盖30万青少年。
深化国际合作 共谱生态乐章
2024年“一带一路”生态研讨会,105国专家齐聚。神农架与中科院动物所等合作开展金丝猴保护研究,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开展旗舰物种监测,接待67名国际实习生参与野外科研。
“生态保护需要全球智慧。”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国际国内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向红荣表示,通过建立鄂西渝东陕南自然保护地联盟、参与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,神农架已与28个国内外姊妹公园建立合作,完成的十年评估印证了保护成效。
科技融入科普 打造智慧平台
在大龙潭金丝猴科普馆,新安装的动物行为模拟系统正实时解析猴群通讯信号。2024年完成的展馆升级工程,将AR技术与实体标本结合,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物种的3D模型和生态数据。“硬科技+软科普”模式让科普传播效率提升40%。
新媒体矩阵成果突出,《深山寻猴记》点击破百万,“云端巡护”慢直播吸引 500万网友。
推动社区共治 绘就绿色发展
“科普教育不仅要引进来,更要走出去。”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社区事务工作科科长梅拥军介绍,开展100余场社区培训,大九湖村民覃某经培训能讲解珙桐保育知识。“科研机构+原住民”模式提升社区参与,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。
未来,神农架国家公园将持续完善自然教育体系,让更多人在此领悟生态智慧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
审核:罗任 喻玲 编辑:蒋宁 陈悦